又妇人妊娠一月之时,足厥阴脉养之,二月足少阳脉养之,三月手厥阴脉养之,四月手少阳脉养之,五月足太阴脉养之,六月足阳明脉养之,七月手太阴脉养之,八月手阳明脉养之,九月足少阴脉养之,十月足太阳脉养之,是以诸经脉各养三十日也。上下无厥逆之虞,表里无盛虚之变。
虚松而有通泄处,则不能成黄,故曰实热,若是则脉自应洪数。而经别篇则云∶手太阴之正,上出缺盆,循喉咙。
及其欲产也,其脉与十月怀妊平常见者忽异。阳有余则气聚而热胜,阴不足则荣不行而热亦胜。
新产之脉,缓滑为吉。 牢急者生,弱急者死。
肺气伤,则魄无所归。治当补肾水阴寒之虚,而泻心火阳热之实。
北方固高,岂无践涉洗濯之事?药力一助,正气必张,邪气必散,紧者仍舒,细者仍充,而本来之面目可还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