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方不得秘,又不许轻泄,谨之,慎之,宝之可也。表热里和,则病当恶寒,为阴胜阳虚,汗之则愈,下之即死者是也。
其病本因冬时中寒,随时有变病之形态尔,故大医通谓之伤寒焉。寒毒争于荣卫之中,必发热恶寒,尺寸俱浮大,内必不甚躁。
【注】干姜、附子,名曰干姜附子汤。凡损,用火灸,则医不得,服药不效矣。
【注】狐惑,牙疳、下疳等疮之古名也,近时惟以疳呼之。苟治之不早,则心主受毒。
左瘫右痪,筋脉拘急。一法本方去枣子加牡蛎。
一法加南星、草乌二味,与此方各一半,热酒调敷,可治久损,至妙至妙。故热在表,为阴胜阳虚,而言恶寒之寒,则为寒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