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十枣之剂,与五苓、青龙、泻心等法悬殊矣。太阳阳明合病,太阳少阳合病,阳明少阳合病,必自下利,则下利似乎合病当然之症。
阴者指里而言,非指三阴也。若汗不出,乃服至二三剂。
此岐伯中阳溜经之义。此头痛反在太阳病衰时,而因于不大便,即《内经》所谓胀而头痛,非因于风寒也。
外者用麻、桂以治表,内者用硝、黄以治里。 如浮、大,动、数、滑脉气之有余者为阳,当知其中有阳胜阴病之机;沉、涩、弱、弦、迟脉气之不足者为阴,当知其中有阴胜阳病之机。
何前此注疏诸家,不将仲景书始终理会、先后合参?太阳经多中风症,阳从阳也;少阴经多伤寒症,阴从阴也。
太阳经多中风方,如麻黄、桂枝,葛根、大青龙是也。此正与《内经》伏寒病温不同处。